消 息
| NEWS |
1月1日,在辭舊迎新、萬象更新的美好時節,媽祖源流博物館開館儀式在媽祖誕生地——天妃故里遺址公園隆重舉行,湄洲島黨工委書記林韶雯、管委會主任林鋒等領導嘉賓出席了活動。
媽祖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海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重新開館的媽祖源流博物館是中華兒女對歷史人物、高尚英雄媽祖的紀念,寄托著中華兒女敬畏海洋、征服海洋、保護海洋的美好夙愿。金大陸展覽承擔了博物館的提升,以及遺址公園部分建筑的室內裝飾任務。
01
媽祖源流博物館
| MAZU ORIGIN MUSEUM |
媽祖源流博物館位于天妃故里遺址公園內,是天妃故里遺址公園的主體建筑之一,其主要是向海內外的媽祖信眾及游客展示媽祖的誕生地湄洲島,并由湄洲島逐步分靈至世界各地,形成了“有海水的地方就有華人,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媽祖”的盛況。
媽祖完美詮釋了中國人民勇敢、勤奮、智慧、善良、愛好和平及貢獻社會的珍貴品質,媽祖源流博物館以詳實的圖文、古老的文物、高科技的手法,展示了一個救苦救難、慈悲濟世的天上圣母,以及她從生至神的足跡。
展陳欣賞
| EXHIBITION APPRECIATION |
媽祖源流博物館整個陳列共分為序廳以及“誕降與行善”“救海與升天”“神跡與褒封”“兩岸情緣”“祖廟祭典”“四海共仰”六個單元,本次升級的亮點也主要集中在以上幾個部分。
亮點一:序廳
序廳是本次提升中的重點,進入展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幅巨大的碧海藍天畫,屹立海天之間的是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漢白玉媽祖雕像,它也曾是上海世博會福建館的鎮館之寶。該像是中國內地最大的漢白玉媽祖雕像,高達3.23米,意指媽祖的誕辰日——農歷三月廿三。
序廳右側為習主席視察湄洲祖廟的照片,旁邊文字為習主席關于媽祖文化以及對保護文化遺產的重要指示,整個版式在頂部射燈的照射下格外引人注目。展廳背景上方設置有電子大屏幕,屏幕里可以循環播放歌曲《媽祖頌》。
亮點二:第一展廳
《誕降與行善》
第一展廳以“天妃誕降”為主題,通過二維動畫配合燈光和音效,生動的演繹了媽祖的家世故事。重新設計和配置的“媽祖誕降”視頻真實而生動,燈效則完美的營造出了媽祖誕降時紅光滿室、晶輝奪目的氛圍。
展廳內重新擺放了船模,在船模前還增加了說明牌。最后一艘船模的位置加入了蟳埔女船模,兩船模并排陳列,并在展臺臺面上模仿了海水的效果。
亮點三:第二展廳
《救海與升天》
第二展廳重新制作了“媽祖救海”動畫,并采用弧面LED結合動畫的形式展出。在三維技術的特效下,配合立體音箱和風力系統,畫面中的滔天巨浪十分逼真,給觀眾以身臨其境的奇妙感覺。
展廳南面的文物陳列也調換為通柜形式,既對原有文物加強了保護,也進一步提升了觀賞效果。
亮點四:第三展廳
《神跡與褒封》
第三展廳右側增設了關于媽祖護佑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展陳,通過圖版、燈箱、文物等詳細介紹了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情況。涵江天后宮明代星圖、祥應廟碑記和眾多明清民窯外銷瓷器,印證了媽祖在古代海上絲綢之路中的保護神作用。
由于原展柜內的銅璽下有片鏡子已經損壞,無法映照上面的文字。該處專門對銅璽的特型展托進行了調換,幾幅拓片重新拓制并加上了鏡框保護,優化了文物的保護措施。
展廳內還新增“媽祖文化傳播群英圖”展項,展項采用滑動觸摸屏結合繪畫的形式,靈活展示了鄭和等在歷史上曾經推動媽祖文化傳播發展的九位重要人士。觀眾只要用手觸摸任意一個人物的畫像,多媒體會立即顯示該人物的簡介內容。
亮點五:第四展廳
《兩岸情緣》
第四展廳增加了兩岸媽祖文化交流重大事件的相關照片,尤其是2017年湄洲媽祖再次巡游臺灣的展陳,并采用圖版、燈箱結合觸摸屏以及牌匾整合通柜的形式加以突出。
展廳還設置有“湄洲媽祖巡游臺灣互動查詢”展項。該展項以2017年湄洲媽祖再次巡游臺灣為查詢內容,觀眾可按巡游臺灣日程為節點進行選擇查看。
亮點六:第五展廳
《祖廟祭典》
第五展廳設置有“祭拜天幕系統”展項,當觀眾跪拜后可抬頭仰望到金身呈現的媽祖。媽祖神像周圍光芒四射,神龕也會顯示香火閃亮,效果十分強烈,一側的“祖廟祭典視頻”則詳細介紹了祖廟的祭典來歷和祭典流程。
亮點七:第六展廳
《四海共仰》
第六展廳增設展項“世界各地媽祖分靈廟”,向觀眾介紹了近千年媽祖巡安南洋諸國的內容。觀眾可通過觸摸屏點擊選擇世界媽祖分靈廟,沙盤及投影內容與觸摸屏選擇一一對應,精致的設計使觀眾有置身于世界媽祖的感受。
02
天妃故里遺址公園
| TIANFEI HOMETOWN RUINS PARK |
天妃故里遺址公園位處湄洲島東蔡村,占地面積136畝。園內已建成大牌坊、盼歸亭、平安塔及媽祖文化源流館等景觀設施,該景點融媽祖文化、自然景觀、園林藝術于一體,觀眾徜徉其中猶如置身一座龐大的人文藝術殿堂。
天妃故里遺址公園展陳緊扣館藏實物,突出當地歷史文化上的重點,通過設置不同類型的展柜、展墻和展臺,綜合運用多媒體、場景復原等現代技術手段,力爭將之打造成為新時代的文化教育基地。
展陳欣賞
| EXHIBITION APPRECIATION |
《林氏宗祠》
林氏宗祠以匾額、楹聯、家風家訓方面表現為主,反映林氏宗族經歷的史跡,表現對祖宗的一種追思和感恩,又體現林氏宗祠獨特的文化底蘊。宗族成員通過祭祀活動,實現對祖先的認同,確立宗族關系,以增強宗族的凝聚力。
《媽祖故居》
湄洲林府舊弟是人們口口相傳的媽祖故居,既是湄洲民居建筑的組成部分,更是大戶人家民居的縮影。通過府內的展陳布置,穿越時空盡量再現媽祖故居的傳統布局,為進一步挖掘媽祖文化內涵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弘藝堂》
弘藝堂是媽祖信俗的重點展示空間,通過圖文展品介紹媽祖新俗祭祀儀式、民間習俗和故事傳說,歌頌媽祖的立德、行善和大愛精神,讓觀眾在觀看的同時產生精神共鳴,讓媽祖文化走向世界。
《承學堂》
承學堂通過展示、互動與學習媽祖文化,強化觀眾對其的認識和了解,以期進一步傳承、保護和發展這一莆田獨特、世界稀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湄洲民俗苑》
湄洲民俗苑以互動形式展示了湄洲島居民的生活狀態、禮儀道德和民俗風情等,讓觀眾親身領略湄洲島淳樸的特色文化。
《媽祖書院》
媽祖書院內部設置有互動課堂和視頻演示教育區域,是發掘媽祖故鄉歷史人文內涵,傳播媽祖文化,講好媽祖故事的重要平臺和窗口。
結 語
| CONCLUSION |
媽祖文化如今已成為一種跨國界的文化標志,媽祖源流博物館融合圖片、文物、石雕、三維動畫等多種表現形式,使海內外廣大香客游人緬懷媽祖,并感受媽祖文化博大精深的歷史淵源,及其對當今世界的巨大影響。
未來,天妃故里遺址公園將不忘初心,以弘揚媽祖文化為己任,自覺擔當歷史責任,推進媽祖文化在促進兩岸融合發展和踐行“一帶一路”倡議中發揮積極的作用。